楊靖宇將軍殉國地
楊靖宇將軍殉國地正門
楊靖宇將軍殉國地于2004年4月被中共吉林省委命名為中共黨史教育基地。該基地位于靖宇縣城西南6公里處,為了紀念人民英雄楊靖宇將軍而修建。殉國地于1962年5月始建。 楊靖宇將軍殉國地現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國家國防教育基地、第二炮兵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1939年秋到1940年春,日偽當局把“治安肅正”的重點轉向了東、南滿地區,其目標直指楊靖宇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妄圖徹底消滅楊靖宇和抗聯第一路軍。
楊靖宇將軍塑像
1940年2月5日,楊靖宇將軍率領軍部直屬機槍連、少年鐵血隊在擺脫了幾股“討伐隊”追擊后,又與敵遭遇。敵人緊緊咬住了楊靖宇將軍的行蹤,偽通化省警務廳長岸谷隆一郎親臨濛江,采用“篦梳戰術”緊緊盯住楊靖宇不放。楊靖宇指揮戰士同敵人巧妙周旋,分散突圍,喋血奮戰,一部分戰士沖出了敵人的包圍,楊靖宇身邊只剩下十四、五人。2月12日,楊靖宇身邊只剩下聶東華、朱文范兩名警衛員。2月15日,楊靖宇又與追擊的敵人遭遇,他憑借山高林密,打傷了六個敵人,突圍了出去。2月18日,兩個警衛員也犧牲了,楊靖宇只身一人和敵人奮戰了五晝夜。2月23日,敵人順著楊靖宇在雪地上留下的腳印緊追不舍。楊靖宇沉著應戰,雙手開槍,邊打邊往西撤,過河后倚在一棵大樹下向敵人射擊。敵人越逼越近,并許以高官厚祿進行誘降。楊靖宇大義凜然,視死如歸,奮勇激戰,終因寡不敵眾,身中數彈,下午4時30分左右,在三道崴子的三道濛江河畔壯烈殉國,時年35歲。
楊靖宇將軍殉國地
楊靖宇將軍殉國地充分利用教育資源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積極配合省市軍政部門及廣大青少年和社會團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不斷擴大愛國主義教育覆蓋面。楊靖宇將軍殉國地先后開展過“尋訪紅色足跡,牢記黨的宗旨”、“重走抗聯路,再溫入黨誓詞”、“勿忘國恥日,牢記九?一八”等系列大型教育活動,2012年共免費接待參謁游覽的社會各界人士達31萬人次,其中部隊官兵及駐靖武警官兵6萬余人,離退休老干部3萬余人,中小學生5萬余人,充分發揮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