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ihk59"><big id="ihk59"></big></progress><li id="ihk59"></li>

  1. <dd id="ihk59"></dd>

    所在位置: 首頁>  黨史研究>  專題研究

    南滿抗日游擊根據地的建立與發展

    2021-08-30

    毛澤東曾在《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中,對根據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了精辟闡述:“游擊戰爭的根據地是什么呢?它是游擊戰爭賴以執行自己的戰略任務,達到保存和發展自己,消滅和驅逐敵人之目的的戰略基地。沒有這種戰略基地,一切戰略任務的執行和戰爭的執行和戰爭目的的實現就失掉了依托?!瓫]有根據地,游擊戰爭是不能夠長期的生存和發展的?!睎|北抗日戰爭中,楊靖宇暨南滿黨組織在殘酷的對日作戰中,也較早地認識到這一點,并先后創建了一些規模不等的抗日游擊根據地,這些根據地的創建和發展,對南滿地區的抗日武裝堅持長期對日作戰,起到了重要的依托作用。

    南滿最早建立的是磐石縣紅石砬子抗日游擊根據地。它也是中國共產黨在南滿地區創建的第一個抗日游擊根據地。1932年6月,中共磐石中心縣委創建磐石工農反日義勇軍(后改編為南滿游擊隊)之后不久,便著手創建了以紅石砬子山為中心、方圓幾十里的抗日游擊根據地。隨著南滿游擊隊的發展壯大,根據地也很快由磐西一隅擴大到磐北、磐東地區,進而形成了磐石抗日游擊根據地。在根據地內,建立了代行政權職能的農民協會,成立了反日會、農民自衛隊、婦女反日會、少年先鋒隊等抗日群眾團體和群眾武裝。為支援游擊隊作戰,根據地內還建有兵工廠、醫院、被服廠等。

    1933年9月,南滿游擊隊擴編成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師不久,日偽當局便對獨立師和磐石抗日游擊根據地實施大討伐。為避敵鋒芒,同時擴大抗日游擊區域,發展壯大獨立師隊伍,中共南滿中心縣委決定,除留少數部隊堅持磐石抗日游擊根據地斗爭外,獨立師主力跳出包圍圈,向柳河、輝南等縣境內發展,開辟新的抗日游擊區。獨立師自10月南渡輝發江之后,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先后創建了金川河里地區抗日游擊根據地和濛江那爾轟抗日游擊根據地。

    河里抗日游擊根據地位于龍崗山脈中段,金川、柳河、通化、臨江、濛江等縣交界處,方圓百余里。那爾轟抗日游擊根據地位于濛江縣境,方圓也在百里以上。上述兩個根據地內建立的群眾武裝的規模較之磐石抗日游擊根據地有了很大的發展。河里根據地成立有下轄六個大隊的東邊道游擊隊,并成立了總指揮部。那爾轟根據地也有100多人的農民自衛隊和青年義勇軍。這些群眾武裝平時維護根據地內治安,戰時則作為輔助力量,配合獨立師作戰。根據地內各縣、鄉、村的黨團組織健全,人數發展很快。那爾轟根據地內還成立了鄉一級人民政府,形成了不同的職能部門,領導群眾開展沒收走狗財產,廢除苛捐雜稅,動員青壯年參軍、支前,救治傷病員、籌措糧草等工作,從各方面支援第一軍獨立師開展抗日游擊戰爭。

    1934年11月,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正式成立后,僅一年多的時間,部隊發展到1600余人,游擊作戰區域也隨之擴大到遼北的興京、桓仁、本溪、寬甸、清源等縣境內。與此同時,第一軍又相繼開辟了桓仁和興京交界處、方圓300里的老禿頂子和尚帽子抗日游擊根據地。老禿頂子、和尚帽子抗日游擊根據地山高林密,作戰回旋余地大,抗聯第一軍在該地區堅持開展抗日游擊戰爭達3年之久,給日偽當局以沉重打擊。直至1938年6月,第一師師長程斌投敵叛變,老禿頂子、和尚帽子抗日游擊根據地才基本喪失。

    1938年初,抗聯第一軍主力500余人在楊靖宇率領下由遼寧境內返回輯安,會同在該地區堅持斗爭的抗聯第一軍第二師一部,以日偽當局正在修建的通化至輯安鐵路工程為重點打擊目標,開展了長達3個月之久的破襲作戰,同時,以老嶺山脈為有利依托,打擊日偽警所,搗毀“集團部落”,很快又開辟了以輯安東岔為中心的老嶺抗日游擊根據地。同年8月,抗聯第一軍主力撤離該根據地。

    南滿地區除了抗聯第一軍創建的上述根據地以外,還有由抗日義勇軍王鳳閣部創建的大羅圈溝、果松川、撓頭溝抗日游擊根據地。1932年10月遼寧民眾自衛軍潰散后,王鳳閣率領所部返回臨江、通化、輯安三縣交界的大羅圈溝、果松川、撓頭溝一帶,在險要處修建要塞,分兵駐守。同時,還相繼修建了被服廠、槍械修配廠、  糧食加工作坊、油坊等。受在當地活動的抗聯的影響,王鳳閣注意對部隊進行抗日救國的思想教育工作。為得到當地群眾的幫助和支持,王鳳閣部在創建根據地過程中,剿滅土匪武裝,尊重少數民族習慣,幫助群眾收種莊稼,形成了良好的軍民關系,鞏固和發展了根據地的建設。自1932年冬至1937年4月王鳳閣被俘就義,大羅圈溝、果松川、撓頭溝抗日游擊根據地存在了長達5年之久,王鳳閣抗日義勇軍與日偽軍警大小數百戰,為堅持南滿抗日游擊戰爭做出了可貴的貢獻。同時應該指出,王鳳閣領導創建的大羅圈溝、果松川、撓頭溝抗日游擊根據地,也是吉林境內中國共產黨領導創建的抗日游擊根據地之外的唯一由抗日義勇軍創建的抗日游擊根據地。

    (作者單位:中共吉林省委黨史研究室)


    国产免费观看黄A片A

      <progress id="ihk59"><big id="ihk59"></big></progress><li id="ihk59"></li>

    1. <dd id="ihk59"></dd>